很多農場和養殖場的主要成本來自柴油、人工、錯過的投喂時機,或者電網不穩定造成的損失。如果能夠把能源直接用在高能耗的關鍵設備上,例如投喂機、水泵和傳感器,就能顯著提升生產效率,而不必對整個場地做大規模改造。
以厄瓜多爾為例,其蝦類出口仍是全球主要供應來源。任何養殖環節的優化,都能帶來直接的商業價值。
光伏設備在養殖場的實際運行
其實架構非常簡單:
小規模光伏陣列,為本地電池組充電
控制器+電池,保證幾天的獨立運行
設備負載:自動投喂機、水泵、增氧機或傳感器
簡單的安裝方式:水上浮體或小型支架
這種“設備級”的光伏方案,可以確保關鍵環節不受電網或柴油供應的影響。
舉個實際的例子:一個10公頃的蝦塘被分成4個區,每個區放置1臺漂浮式太陽能投喂機(150W光伏+100Ah電池),每天運行6–8個短周期。這樣設計不僅能保證連續3–5天陰天的穩定運行,還能減少人工巡塘和柴油機開機時間。更重要的是,定時精準投喂還能提升飼料轉化率和蝦類生長速度。
在厄瓜多爾沿海地區,部分養殖場已經應用了分布式光伏系統,為自動投喂機供電。通過分布式設計,養殖場實現了逐塘改造,不需要復雜的電纜布線,也減少了柴油機運行時間。
這樣的項目往往帶來三大收益:
在停電期間仍能保持穩定投喂
顯著降低燃料和人工成本
分階段投資,先小規模試點驗證,再逐步擴大
如果需要更精確的投資回報率,還可以根據當地柴油價格、投喂機數量和人工節省情況進行測算。
實施要點清單
保證獨立性:電池容量至少能支撐3–7天的陰雨天氣
合理設計周期:根據投喂頻次和能耗精確匹配光伏容量
防腐措施:采用海洋級材料,防護水汽和鹽霧
優化投喂策略:將人工經驗轉化為自動化投喂計劃
逐步擴展:先試點1–2個塘,再擴展到全場,降低風險
飼料和能源是蝦塘養殖最大的可控成本。通過光伏自動化設備,農場既能降低飼料損耗,又能減少柴油機運行時間,從而提升利潤空間。
同時,這種做法還能減少對燃油價格波動的依賴,降低碳排放。對于越來越注重供應鏈可持續性的國際買家而言,這樣的轉型無疑更具競爭力。
農業場景的應用延伸
除了水產養殖,光伏在農業領域同樣有廣闊空間。例如:
太陽能灌溉泵:在干旱季節保障作物澆灌
冷鏈儲存:減少因斷電造成的農產品損失
自動化施肥系統:精準施肥,提高產量
在突尼斯和摩洛哥,當地農戶通過光伏灌溉和冷庫項目,顯著減少了柴油依賴,提升了農業韌性。
從能源轉型的角度看,農業和水產養殖的真正突破點,并不是單純建設一座大型光伏電站,而是將光伏技術深入到“設備層面”。幾十瓦到幾百瓦的光伏應用,就能解決一個塘、一片田里最關鍵的環節,帶來切實可見的經濟回報。
樂泰科技認為,未來的農業光伏,不僅是清潔能源的補充,更是生產模式的升級。通過這種“精準供能”的方式,農場和養殖場能夠真正實現降本增效,同時在國際市場中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。